一、微观数据开发应用说明
1.四川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库包括四川省2020年人口普查样本个体数据。为保障数据安全,个体数据已进行匿名化处理。
2.2020年人口普查使用了短表、长表、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死亡人口调查表四种普查表,短表包括住户项目和个人项目,长表包括所有短表项目和人口的经济活动、婚姻家庭、生育和住房等情况的项目,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包含个人项目和人口的教育、职业等项目,死亡人口调查表反映个人项目。数据库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户籍情况、受教育程度、住房、职业、婚姻、生育、死亡、健康状况等。
3.四川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格式为txt格式。
二、微观数据使用人员须知
为方便用户使用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下称“实验室”)微观数据,保障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西南财经大学数据管理办法》及微观数据开发应用相关规定,用户须知事项如下:
(一)实验室管理
1.用户进入数据访问区前,应签署《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微观数据使用承诺书》,否则不能使用微观数据。
2.用户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进入和离开,并将所带物品放入物品柜中,离开时取走。
3.用户进入数据访问区不得携带手机、电脑、摄像机等任何具有拍照、录像、存储等功能的设备或工具,如需使用纸笔可向实验室管理员(下称“管理员”)领取。
4.不得在数据访问区大声喧哗、吵闹、嬉戏,干扰其他用户;不得随地乱扔垃圾、在室内吃东西,应当保持室内卫生。
5.数据访问区禁止吸烟。
6.数据访问区内全程视频监控,监控视频资料将作为追究违反数据安全管理规定用户责任的直接依据。
(二)用户使用
1.用户应当严格按照管理员的要求,在指定计算机(终端机)使用微观数据。
2.用户不得擅自在所使用的数据访问终端上安装任何软件或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任何更改。
3.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如拍照、抄写或其他方式)复制微观数据,若违反规定,将承担相应责任。
4.若正在使用的数据发生意外故障,应当及时通知管理员,如实陈述相关情况,积极配合管理员采取措施,以降低故障可能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
5.微观数据开发应用环境已安装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如用户还需要安装基础软件配套的软件包、自编程序或上传微观数据以外的与申请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等,请与管理员联系,并按规定提交并等待审核。
6.用户离开数据访问区前,应及时删除处理数据过程中产生的不再使用的数据和文件,研究产生的过程文件和结果文件未经审核一律不得自行带出。
7.微观数据使用完成后,需要带离计算结果的,用户须将计算结果内容编辑在不超过10页的文档中(WPS或WORD)放置在桌面,以“姓名电话”(如“张三139XXXXXXXX)方式命名。随后可在数据使用管理系统(下称“系统”)中提出中间成果带离申请,等待审核通过后下载。
(三)成果发布
1.用户应用微观数据及完成全部研究并形成最终成果后,需在系统中提出成果公开申请,审核通过的最终成果可对外发布(发表或出版)。但需注意,最终发布的成果与通过审核的成果揭露、观点、内容必须一致,否则发布的成果与实验室无关,并将承担相应责任。
2.用户拟公开发布的成果须在正文或脚注中按如下内容对数据应用和观点归属情况进行说明:“本研究使用了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数据库数据,本研究的结果、观点不代表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或四川省统计局的意见或观点”。
3.最终成果发布后,须在系统中进行“已公开成果备案”,交由实验室备案存档。
(四)其他
1.微观数据应当用于宏观决策、科学研究、政府统计工作及其他公益性用途,用途应与数据使用申请时的说明一致。
2.在数据使用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散布或对外提供研究过程中接触到的样本信息和自行推断测算的宏观汇总数据,不得发布与国家宏观政策和统计部门已公布数据相矛盾的结论。
3.若用户违反上述相关规定,取消其所属机构所有用户的数据使用资格,三年内不再接受该机构人员数据使用申请,不再接受违反规定用户的数据使用申请。用户违反规定带来的损失由用户承担;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三、微观数据使用流程
研究人员使用微观数据按照“系统注册——新项目申请(模拟数据使用申请)——真实数据运算——中间成果带离——成果公开——成果备案”的流程进行。
(一)系统注册
1.研究人员进入“微观数据申请入口”,点击“用户注册”,填写真实工作单位,并上传500K以内的证明资料。
2.等待注册审核通知,审核通过后系统会发送邮件提示,请准确填写邮箱信息。审核时间一般为3个工作日。
(二)新项目申请
1.研究人员在申请使用数据时,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简要介绍,选择拟使用的数据库,并预约到数据访问区使用数据的具体时间。
项目简要介绍应包括五个要点:(1)已公开数据不能满足需要的说明;(2)研究内容简介;(3)研究计划;(4)该研究对宏观政策制定或政府统计工作的积极影响以及其他社会影响;(5)预期成果及成果发布范围、形式等。
2.新项目申请审核通过后,管理员将通过系统发送模拟数据,研究人员应及时在“我的模拟数据申请”处下载模拟数据,编辑和调试模型,随后将调试好的数据模型(代码)通过系统上传。审核时间为5—10个工作日。
注意:(1)模拟数据调试期限为1个月,请研究人员在此期限内通过系统上传调试好的数据模型,并严格按照预约到场时间进行真实数据使用。
(2)只有数据模型上传系统审核通过后方可到机房使用真实数据,请合理安排申请来机房时间。若管理员已确认到场时间,研究人员超时未到现场且未联系管理员修改的,须重新提交项目申请。
(3)申请到机房时间在管理员确认前可在“我的预约进机房”处自行修改,管理员确认后若需修改请及时联系管理员。
3.新项目申请审核若不通过,系统将发送邮件提示,可重新按要求填写申请资料。
(三)真实数据运算
1.进机房进行真实数据运算的研究人员须签署《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微观数据使用承诺书》,承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手写签名。同时,要进行签入登记。
2.研究人员使用微观数据前,须认真学习《微观数据使用人员须知》,并严格遵守《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数据访问区管理规定》。
3.研究人员进出数据访问区不得携带手机、电脑、摄像机等任何具有拍照、录像、存储等功能的设备或工具,以及书包、纸笔等其他物品,通过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后方可进入数据访问区。
注意: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将对研究人员的活动进行全程监控与记录。
(四)中间成果带离
1.数据运算完成后,相关图表和模型输出结果按“姓名电话”方式命名储存在桌面(如“张三133XXXXXXXX”),在进行签出登记后,离开机房。用户随后可在系统中提出中间成果带离申请,认真填写申请事由,等待审核。审核时间5—10个工作日。
中间成果带离申请应包括四个要点:(1)处理数据使用的软件及方法;(2)中间成果是否与研究计划一致;(3)中间成果是否满足公益性和数据安全要求;(4)中间结论。
注意:研究人员在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数据访问区使用微观数据产生的过程文件和结果文件(电子版),不得通过任何方式自行带出。
2.中间成果带离申请经审核通过后,管理员将通过系统将中间成果反馈给研究人员,请研究人员及时在“中间成果带离申请(已审)”处下载,并开始最终成果撰写。若审核不通过,管理员将通过系统反馈原因;若反馈结果显示存在数据运算问题,请研究人员联系管理员重新预约来机房时间,再次进行运算。
(五)成果公开
1.最终成果是在中间成果基础上进行文字加工形成的正式稿件或著作,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发表或供内部使用的书籍、论文、报告、内参等。研究人员使用微观数据取得的所有最终成果,若需进行成果公开,须首先进行成果公开申请,上传预公布资料,并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申请事由。审核时间为5—10个工作日。
成果公开申请应包括四个要点:(1)研究成果是否与研究计划和中间成果保持一致;(2)研究成果是否满足公益性和数据安全要求;(3)研究成果摘要;(4)研究结论。
2.审核通过后,研究人员可自行公开成果;若不通过,管理员将通过系统反馈原因,研究人员修改后可再次提交申请等待审核。
注意:成果发布须严格按照《微观数据使用人员须知》要求执行。
(六)成果备案
研究人员在使用微观数据研究的成果公开后,应在系统上传最终成果,由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备案存档。
四、微观数据使用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