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中国西部人口发展论坛(2023)

时间:2023-12-18

20231126日,由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人口与发展数据实验室、成都市人口与发展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中国西部人口发展论坛(2023)在四川成都开幕。会上,共有9名学者、3名研究生进行主题报告,2位教师对主题报告进行了点评。与会人员还围绕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可行路径等议题展开了交流。来自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兰州等地的共90余名师生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杨帆教授主持论坛上半场。他对与会人员表达了感谢,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人口学发展情况、参与社会服务及社会调查情况。随后会议进入致辞环节。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线上为会议致辞,他代表中国人口学会对中国西部人口发展论坛(2023)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中国西部人口发展论坛持续召开的重要意义。翟振武教授指出,深入理解西部地区人口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人口发展对于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与路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机制,对于统筹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西部地区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洋教授致辞。杨海洋院长对与会人员到来现场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以及中国西部人口发展论坛的历史。杨海洋院长指出,在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把握人口数量红利转向人口质量红利的时代机遇,以推动人口素质提升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此外,作为开放新高地的西部地区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西部地区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将会成为值得探索的研究主题。

会议进入主题报告环节。

四川大学王卓教授首先分享了题为“中国相对贫困的标准建构与测度”的研究成果。研究以20213月—20223月四川省入户调查资料作为研究数据,选择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系统设定了相对贫困的临界值与权重。研究发现,就业和养老保险的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生活水平维度下的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相对较低;城乡居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差异显著,而且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程度比城镇家庭更严重;各维度和指标对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姜全保教授分享了题为“中国女性未育比例的变化——基于队列的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选取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对年龄别未育比例与未育比例年龄进度进行分解来进一步分析不同队列之间的分年龄未育比例差异与年龄别未育概率变化对该队列某一年龄未育比例总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队列之间未育比例、婚后未育比例与同一队列年龄别未育比例、婚后未育比例整体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但进度效应的贡献程度不同;未育比例呈现显著的受教育程度与城乡差异。

《西北人口》总编、兰州大学贾洪文教授分享了《西北人口》期刊基本情况。贾洪文教授首先简述了《西北人口》的创刊初心、发展历程与重要地位;紧接着介绍了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特色,强调《西北人口》作为“有温度的刊物”,对于传统人口学问题、热点问题与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研究的重视;最后,贾洪文教授分享了《西北人口》期刊选稿原则与对于期刊发展的个人思考,诚邀各位学者贡献有质量、有深度、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成果。

西南财经大学陈明立教授进行了题为“人口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的分享。陈明立教授以1979年刘洪康教授在人口理论研讨会所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为起点,以吴忠观教授所发表的有关两种生产理论文章为案例,讲述了老一辈人口学家形成有关人口发展理论的历程。陈明立教授指出,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并深入探讨人与人口的关系、人口研究与人口学研究的差异、人口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的差异、人口质量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与适应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石智雷教授分享了题为“孕期空气污染对生育质量的影响——来自武汉出生队列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的研究成果。研究基于生命早期1000天理论,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投影寻踪模型,构建了生育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孕期环境污染会显著降低生育质量;怀孕早期空气污染对生育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怀孕晚期,影响最小的是怀孕中期;空气污染主要通过诱发孕产期并发症、产生抑郁情绪和破坏家庭夫妻关系降低生育质量。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分享了关于“正确把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含义”的思考。研究认为,理解高质量发展应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入手。人口发展转型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人口发展状态转变的需要,适宜的规模、可持续的结构和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孟立联指出,应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理解人口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关注人口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的主体与要素这两重性,并指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人口发展状态。

上半场主题报告结束后,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杨成钢教授对几位发言人的汇报进行了点评。杨成钢教授认为,王卓教授的研究立足现实,数据独特,内容详实;姜全保教授对于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量化研究是极其稀缺的,值得学界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贾洪文教授关于《西北人口》期刊的相关分享非常有启发性,并强调期刊是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青年学子成长的重要平台;陈明立教授关于人口研究发展的分享具体生动,深刻体现出人口理论对于现实政策的指导作用;石智雷教授的研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口的生育质量,是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进行交叉的研究范例;孟立联老师所提出的“人口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两重性”见解独到,对于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关系分析引人深思。杨成钢教授随后指出,邓小平思想中的国情论从人口作为消费者的角度阐释了人口对现代化的制约作用,学界目前则是将人口看作生产者与现代化发展的条件,故对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最核心的是要向人口的主体性回归,从源认知上全面正确地理解,且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必然包含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最后,杨成钢教授对青年学子提出期许,青年学者要努力掌握现代分析方法,更要注重对于历史与理论的学习,努力取得人口思想的突破,推动人口学科的发展。

论坛下半场由西南财经大学徐茅娣副教授主持。

西南医科大学熊升银副教授首先分享了题为“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研究基于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等理论基础,遵循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论述观点,从人口总量充裕、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外部均衡五个角度科学系统地构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体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郑昊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基于ABM智能体建模的县域人口流动经济政策模拟研究”的研究成果。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ABM智能体建模的方法优势、常用工具与适用情景,并通过典型案例“谢林模型”进行了方法演示;紧接着分享了其对于因果推断的价值判断,并指出因果模型在处理复杂数据时的弊端。最后,郑昊副教授具体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研究基于七普数据,创建县域人口流动模型以对人口流动进行政策模拟,深刻体现出了各主体的适应性对于结果复杂性的深度影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张语轩分享了题为“创业型主题团课对青年大学生的引领效果与实践进路研究”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构建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方法调查全国范围内看过青年大学习的在读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学习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学习行为分别存在显著影响,创新型主题团课效果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学习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显著。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周睿彤分享了题为“新生代农民工举家迁移对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研究基于社会流动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了基准OLS回归模型,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教育支出现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举家迁移显著增加家庭教育支出,且随迁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子女受教育期望、区域特征等均对家庭教育总支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具有稳健性。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舒雯分享了题为“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分析”的研究成果。研究基于六期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采用HAPC-CCREM分析方法,对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在年龄、时期、队列三个时间维度上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因素的效应均显著,其变动是在个人生命周期演变、社会变迁和时代更迭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西南财经大学王学义教授分享了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几点体会。首先,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次,王学义教授从价值考虑、人口供应链、人口源系统三个维度分享了个人思考,并认为现代化人口的培育应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最后,王学义教授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过程,落实应有侧重,应关注人口质量本身的结构,尊重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规律,科学引导人口空间分布等,并鼓励青年学者辛勤耕耘,进一步推进学科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张俊良教授分享了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关系”的理解。首先,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人口发展有相通之处,人口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从人口本身讨论,还应充分认识人口因素的战略作用与基础性作用,且人口质量的提升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价值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口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应以人为本。最后,张俊良教授阐述了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支撑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以及经济社会变化对于人口变化的决定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杨成钢教授在以上两位教授的发言基础上分享了其对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杨成钢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于张俊良教授观点的认同,并指出人口高质量发展涉及很多思辨性理论课题,核心是向人口主体性的回归。其次,在基础地位认知、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等诸多方面,人口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一致。最后,杨成钢教授以哲学视角,从本体论、认识论的角度深度探讨了人、人口与人类的关系。

《西北人口》编辑部主任、兰州大学吴继煜教授分享了关于论文写作与投稿的心得。吴继煜教授首先在选题、摘要、引言、文献梳理、方法选用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认为选题应具有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强调论文写作应注意故事完整性、研究创新性、逻辑合理性、结论针对性与建议可行性。此外,吴继煜教授建议在论文投稿时应关注研究方向,并提醒学者在写作与投递过程中应注重对细节的把握。

四川大学王卓教授对于三位同学与两位老师的研究汇报进行了点评。首先,王卓教授对于学生发言人论文中的研究背景、综述、数据、方法部分的规范性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分别就如何进一步对研究进行完善给出了相关建议。其次,王卓教授对于两位教师发言人的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表达了高度认可,并期待其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进。最后,王卓教授阐述了关于学科创新的思考,认为中国情境下的人口发展变迁过程与西方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一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并有必要在政策与方法层面进一步推动学科创新。

至此,中国西部人口发展论坛(2023)取得圆满成功。